广州动物园又“挖”出宝
8月8日,挖记者获悉,广州广州动物园又有重要考古发现。动物九游
广州动物园所在地属于广州市“小北-建设新村-华侨新村-太和岗-区庄-麻鹰岗”地下文物埋藏区,园又是出宝广州市古墓葬重点埋藏区域之一。自1956年以来,挖配合动物园建设,广州市文物部门先后在动物园内30多个地点发掘古墓葬近500座。动物
根据文物保护法规,园又配合动物园麻鹰岗场馆建设,出宝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场馆建设范围约1300平方米的挖区域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广州于2024年4月至7月对勘探发现的动物古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
麻鹰岗墓地航拍全景。
本次考古发掘共清理各时期墓葬148座,其中两汉墓葬4座,九游晋南朝墓葬8座,唐代墓葬15座,明清墓葬121座,出土陶器、瓷器、铜器、玉器、珠饰等各类文物196件(套),另采集民国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墓碑48块,其中出土的东汉带字陶屋模型、唐代陶鸡模型、清代翡翠翎管和朝冠顶珠水晶饰件及清代翠鸟银发簪,是近年考古发现的不可多得的文物精品。
此次发现的墓葬分布十分密集,晚期墓葬打破早期墓葬的现象较为频密。从清理的墓葬和采集的墓碑来看,墓葬的年代自西汉南越国时期,历经东汉、晋南朝、唐、明、清、民国,一直持续至新中国成立初期,长达2100多年之久。墓葬的排列也有一定的规律,特别是明清墓葬不仅规模、朝向颇为相似,墓葬的间隔也基本一致,说明这里是一处成规模、有规划的墓园。
本次考古工作最重要的发现,是在发掘区域中北部发现了一座保存基本完整的东晋墓和一座保存较好的南朝墓。其中东晋墓规模较大、结构复杂,在长达10米的墓室顶部及四壁上未发现明显损毁,仅在封门上部有一个盗洞,是迄今为止在广州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东晋墓葬。南朝墓规模稍小,为双后室的夫妻合葬墓,结构精巧,除双后室顶部各有一个盗洞外,其他结构保存完整,也尤为难得。这两座墓葬的发现,对研究广州地区六朝时期墓葬形制,墓葬分期和丧葬习俗以及晋南朝时期的建筑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考古工作过程中,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积极开展公众考古活动,与广州动物园密切合作,先后组织6批近百名青少年到工地参观研学,把火热的考古工地变成了生动的历史课堂。青少年们走进考古现场,学习“活化”的历史,近距离了解考古和历史研究工作的重大意义,加深了对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认知,也增强了对乡土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广州动物园对文物保护工作亦高度重视、积极配合,主动履行保护职责,无论是犀牛区东汉墓的发掘和展示,还是熊猫馆等场馆建设区域的考古工作,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新闻知多D】
动物园里曾挖出“动物”
广州动物园原地处麻鹰岗,所在先烈路一带属于广州市地下文物埋藏区,这里藏有众多鲜为人知的考古发现——
1956年,考古学家麦英豪在广州动物园发掘一座南越国时期竖穴木椁墓时,出土了一对鎏金铜女俑,同墓还出土“辛偃”玉印,考据为墓主名字,如今都保存在广州博物馆,为研究广州城区历史和岭南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同年,麦英豪还在广州动物园发掘一座东汉砖室墓,前室为方形穹隆顶,后室为直券顶,保存基本完整,出土了陶城堡等器物,更重要的是发现了纪年文字墓砖,即一块写有“建初元年七月十四日甲寅治砖”的墓砖。
而仅仅1956至1958年,考古工作者在动物园内就发掘古墓葬23座,其中包括西汉木椁墓10座,东汉砖室墓5座,南朝砖室墓2座,唐代砖室墓6座;1997年,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先烈路扩建工程,在广州动物园东北区域发掘汉唐墓葬12座;2002年3月,又在广州动物园行政办公楼区域发掘南朝、唐墓3座。
值得一提的是,动物园里还挖出过“动物”。
2012年,广州动物园在犀牛馆进行场地施工过程中发现古墓砖,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立即进行抢救性考古勘探和发掘,共清理砖室墓4座,其中M1出土8个生肖陶俑,分别是鼠、牛、龙、马、羊、猴、鸡、狗。迄今为止,这都是广东发现时间最早的生肖俑。
有趣的是,和中原、湖南、湖北等地的生肖俑身穿宽松服饰的形象不同,这些生肖俑穿的是“紧身衣”,非常显身材。仔细看会发现,只有鼠盘腿而坐,其他动物都是跪坐。专家推测,或是因为鼠是十二生肖中的“老大”,地位不同;另外也有可能墓主人自己属鼠。
2023年,广州动物园启动大熊猫新馆建设,意外发掘出古墓群。据已有报道显示,大熊猫新馆(原袋鼠馆)共发现47个遗迹,墓群从汉代到清代跨越2000多年历史,分别出土了东晋南朝唐代及明清等时期的文物,其中一座东晋时期的古墓更是出土了广州考古史上首件莲花纹饰墓砖。
为做好文物遗迹的保护展示,广州动物园在东汉砖室墓本体上覆盖玻璃罩,进行原址展示,并在上方建造了长廊式展棚,从2016年底竣工、向观众开放。据悉,这也是继西汉南越王墓之后,广州城市中心区原址保护并展示的第二座古墓葬。去年底,随着第二期升级改造完成,现场还增设了墙画和15个壁龛,放置有文物复制件,并对展板进行了更新。
【采写】南方+记者 黄堃媛 徐子茗
【摄影】南方+记者 仇敏业
- ·聚焦东洋菜财富提质增效!从化举行特色农业破费技术培训班
- ·产业“高端路线”在好环境中延伸
- ·民政部:全国累计办理“跨省通办”婚姻登记逾45万对
- ·韩国检方以“从事内乱重要任务”为由 起诉国防部情报司令官
- ·封开东山村落:“相助社+招商引资”双轮驱动,联动带农强财富
- ·几毛钱的回扣也不放过!他将学生餐费揣进个人腰包
- ·梅州市梅县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钟匡仁接受纪律魔难以及监察审核
- ·广东首套做作教育实际丛书出书
- ·最高奖励800万元!广东构建全链条人工智能应用生态体系丨发布会看广东
- ·2025年兵役登记,正式开始!
- ·算一算 你一年的通信开支有多少?
- ·我国成功发射实践二十五号卫星
- ·封开东山村落:“相助社+招商引资”双轮驱动,联动带农强财富
- ·“常回家看看”拟入法 雅安人养老该咋办?
- ·国家广电总局启动插入式微型机顶盒和通用遥控器试点部署
- ·免签效应持续显现 “中国游”成“热”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