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付消费需谨慎!中消协提示要注意这4点
近年来,预付随着预付式消费覆盖领域越来越广,消费需谨消协一些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慎中j9现象时有发生,例如“卷款跑路”“套路营销”等。提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将于7月1日起实施,注意针对预付式消费的预付问题,强化了消费活动中的消费需谨消协经营者义务。6月28日,慎中中国消费者协会提示广大消费者选择预付式消费时注意以下几点。提示j9
一、注意谨慎选择商家
由于消费者在预付式消费中因信息不透明而处于劣势地位,预付在资金安全、消费需谨消协服务质量、慎中合同等方面都存在风险隐患。提示消费者在进行预付式消费前,注意要谨慎选择商家、理性消费,认清自身实际需要,尽量避免较大数额的充值办卡,单次充值不宜过多,不轻信各种优惠活动。同时要选择资质齐全、信誉较好的经营者。
二、认真审阅合同
预付式消费应与商家签订正式合同,以电子邮件等形式的合同同样具有法律效力,确保合同可随时调取查看。在签订合同时,需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尤其注意合同中是否存在收款不退、过期作废、限制转卡、丢卡不补等“霸王条款”,如有发现要敢于说“不”。
三、保留消费凭证
办理预付卡后,消费者还要注意保留证据,向商家索要发票、收据,保管好每次消费打卡记录,保留聊天记录等证据。每次消费后都要仔细核对所使用产品或接受服务的金额,及时掌握卡内余额变动。除此之外,消费者付款时要使用商户专用收款码,拒绝私下转账。
四、提升维权意识
消费者如遇到消费纠纷,及时找商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及时向消协组织或有关部门投诉,增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主动性。消费者在平时消费时也要留心观察经营者的经营状况、服务质量,如发现异常,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中国消费者协会督促相关经营者务必保证合法合规,明确必要信息,履行告知义务,做好售后服务;不得违背公平交易原则,进行虚假宣传、消费欺诈等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诚信经营、公平竞争、有序发展是营造和谐稳定、健康向上营商环境的前提。中国消费者协会呼吁社会各方力量加强对预付式消费乱象的治理力度,规范预付式消费规制,健全制度机制,从源头持续遏制,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卢绍聪
- ·日本九州岛附近海域发生6.2级地震
- ·燃!奥运冠军“空降”广州增城
- ·全网销量第一?都是带货话术!广州市场监管部门最新提醒
- ·“新医改”群众得实惠 卫生室落户新农村
- ·粤皖联动!广东省安徽商会走进科大硅谷
- ·石棉县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组完成样方1080个
- ·清远英德:进口退税助力麻竹笋抢“鲜”出海
- ·事关火车票报销、房贷利率……11月起一批新规将施行
- ·剑指全运!全国男子举重锦标赛广东队夺4金4银2铜,团体总分第一
- ·已进驻10家单位 二十届中央第四轮巡视陆续进驻
- ·江门公布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5.5%
- ·清远英德:进口退税助力麻竹笋抢“鲜”出海
- ·广东发布《天然硒品认定与标识》团体标准
- ·保障网络用户数字权益,未来五年广州互联网法院这样做
- ·石棉县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组完成样方1080个
- ·车畅人旺活力盛 港珠澳大桥开通六年出入境人次超6235万